首页

坐脸骑马

时间:2025-05-29 07:06:28 作者:中国网球军团再战法网 罗兰·加洛斯是否还有奇迹? 浏览量:86708

  本报记者 朱亚男《工人日报》(2025年05月28日 08版)

  北京时间5月25日至6月8日,202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正赛将在罗兰·加洛斯球场举行。较往届而言,本次来到法网的中国军团阵容略有“缩水”,女单项目有郑钦文、王欣瑜、袁悦参赛,男单则只有布云朝克特一人。今年法网单打正赛首轮过后,中国军团仅剩郑钦文一人。

  时隔近9个月,郑钦文再度踏上了见证自己职业生涯荣耀时刻的罗兰·加洛斯中央球场,开启全新征程。在女单首轮争夺中,赛会8号种子郑钦文直落两盘击败前法网亚军帕夫柳琴科娃,用一场胜利为新赛季法网征途开了好头。

  2024年8月,正是在这片中央球场上,郑钦文捧起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奖杯,迎来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光时刻。“那种在奥运会上热血流泪的瞬间让我终生难忘,那是我人生至今最棒的体验。我会带着奥运金牌的荣耀征战所有赛事,一直努力战斗。”晋级法网次轮后,郑钦文直言要在法网奉献2025年最精彩的表现。

  2022年,初出茅庐的郑钦文首战法网便闯入16强,这也是她迄今为止的法网最佳战绩。3年来,郑钦文在这项赛事中仅取得了6胜3负。对郑钦文来说,想要在今年法网取得突破绝非易事——本赛季第5次,郑钦文与现世界排名第一的萨巴伦卡分在同一四分之一区。若双双顺利突围,两人将在法网8强战相遇。

  出征法网前,郑钦文在WTA罗马站展现出了极佳的竞技状态,并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首次战胜此前对自己六连胜的萨巴伦卡。

  这场“翻山之战”给了郑钦文极大的信心。“(罗马)给了我更多信心,让我知道自己确实是可以击败任何人的。”

  但更趋成熟的郑钦文以清醒的态度回应外界的期待:“现在距离法网8强战还很早。大家都需要一场一场去打,其实我也没有太关注萨巴伦卡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。我对自己在法网的要求是一轮一轮打,我只想专注于眼前的事情。”

  另外两名参加女单比赛的中国选手王欣瑜、袁悦分别在首轮对阵英国选手拉杜卡努和4号种子美国选手保利尼。首个比赛日登场的袁悦以大比分1比2告负。第二个比赛日亮相的王欣瑜也以相同比分不敌前美网冠军拉杜卡努。尽管王欣瑜曾在罗兰·加洛斯拿到2023年法网女双冠军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混双银牌,但她在法网女单比赛中还从未晋级过第四轮。

  男单方面,张之臻、商竣程因伤病缺席法网,吴易昺则折戟资格赛首轮,前不久刚成为中国网球“新晋一哥”的布云朝克特,成为本次法网的中国男单“独苗”。但遗憾的是,男单首轮,布云朝克特1比3不敌米索利奇,未能再进一步。

  一直以来,罗兰·加洛斯都被称为中国网球“福地”——2011年,李娜在这片球场创造了奇迹,夺得亚洲网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;2024年,中国网球在这片球场获得了奥运会一金一银的佳绩。

  面对新一届比赛的挑战,在经历了赛季初的低迷和近期的重振旗鼓后,郑钦文也盼望着在红土上再创佳绩。“希望今年可以让自己不留遗憾。既然此刻我们身处罗兰·加洛斯,我愿意称自己为红土高手。”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研讨会举行 石泰峰出席并讲话

据悉,以“两岸同心、艺术同行”为主题的两岸百姓乡村文化大舞台活动,由两岸百姓乡村文化大舞台活动组委会、九州文化传播中心主办,是两岸同胞联合打造的基层文化交流互动平台。

尺素金声丨近十年全国用水总量“零增长”,高质量发展是关键

二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。十余年来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形成了物畅其流、政通人和、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,对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未来,要继续加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,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,不断拓展更高水平、更具韧性、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,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,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新疆:“以旧换新”助推新能源汽车消费攀升
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,承载着提升乡村风貌、增进农民福祉的深切期待。晋中市落实山西省委“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‘千万工程’经验的先手棋”的要求,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入手,清乱除脏、栽树修路、平田整地,点面结合、串珠成线,彰显田园风光、乡土气息,让全域乡村干净、整洁、安全,打造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俄议员称2名音乐厅袭击事件嫌疑人被捕

无论是风吹草低的阿勒泰,还是底蕴深厚的博物馆,不断涌现的新“网红”比的是创意,靠的是诚意,主打的是让游客满意!而络绎不绝的游客们也用来自五湖四海的身影证明,开放、自信的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打开迎接世界的大门。

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

“党和国家对咱们守边群众的政策越来越好啦。”对于年近七旬的守边牧民占堆来说,搬新居、住新房在他小的时候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。可这些年里,从用石头垒起的“第一代”简易房至今,占堆先后搬了五次新家;这一天,他和5个子女共分到6套新房,儿子扎西顿珠的住房面积更是达到150平方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